如何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?|上海好习惯夏令营2
发表时间:2022-05-02 18:39作者:好习惯夏令营凡凡老师 家长关于“如何才能提高学习成绩”的最直接的经验来自于亲身体验。大家想想看,哪个家长的角色不是由学生逐渐转变过来的? 当年认真读书的家长,由于自身积累了丰富的学习体验,教育起孩子来相对要容易一些,其特点十分明显:介入早、见效快! 当然,在实际工作中,部分当年学习成绩十分优异的家长,由于受到工作、生活或者价值观的影响,没能做到充分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,导致孩子在成长的关键时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及生活习惯,因此孩子的学习成绩并不理想。 学生时代,虽然学习成绩并非出类拔萃,甚至还达不到学霸级别。但是关于如何学习好各科知识,有一套成熟的经验。在教导孩子学习的过程中,从来没有为如何让她学习好某一门学科的知识而迷茫过。 习惯的力量 作为过来人,我觉得在不考虑遗传因素的前提下,学生的学习成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学习习惯。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要趁早,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。 一、用心识记, “初中生物是所有学科中最容易学的。” 第一,教材中的黑体字就是每一节课要学习的重点内容,要用心识记。 第二,《新课程学习辅导》中的“知识导航”部分就相当于每节课的“复习提纲”,全部背会。 如果能够把上述两方面的内容都背诵得一字不差,生物成绩基本上就能达到B+等次了。 当然,平时在生物课上还会听课,还会跟着老师完成一些练习及作业。 学习的关键在打通思路,很多孩子都没有往脑袋中装多少可供思考的材料,连一些思路片段都建立不起来,何谈打通?况且,打通思路需要耗费时间和精力。 阅读 应试教育考查的重点大多在教材里,编写教辅资料的人也是参考教材内容及历年考试题编写的,不会随便信马由缰地乱编。有些科目考查教材以外的知识比较多,这一点有科任老师操心呢,我只要认真听课,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作业,就能弥补这部分知识的欠缺。剩下只要给我自由就可以了,我知道如何认真研读教材,如何理顺每一道题目的思路。不懂的,参看答案。有些答案理解不了,向优生或者老师请教,再不济还可以上百度查呀。 学习的基础是背诵,很多家长不懂,竟然用反对“死记硬背”的借口去反驳这种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,对此,我只能用一声“呵呵”回敬他们。 二、盯住错题,一道不落 凡是考试结束后,只会盯住孩子成绩的家长并非一流家长。一流家长盯住的是孩子在考试过程中做错的题目。要帮助孩子分析做错题目的原因,并且提出相应的改正策略。有些涉及到学习态度或者学习习惯方面的问题,一般都需要家长长期坚持督促,家长必须制定出相应的方案,并且付诸行动。 三、反复过关,执行计划 读中学时,把做过的错题全都重新写在本子上。俗话说:好记性不如烂笔头。记汉字、成语、英语单词甚至有些句子或者段落都是通过笔进行的。就是在纸上不停地写,反复写。刚开始照着教材上的标准重复写几遍,一边写,一边用心识记。等自我感觉到记得差不多了,就凭记忆写,直到“能够完全写正确”且“自己认为记住了”为止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