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正优秀的孩子,都是陪出来的1
发表时间:2021-03-24 13:25作者:荔枝 哪有什么天生优秀? 哪些看起来自觉又上进的孩子背后,其实都浸润着父母用心陪伴和精心养育的汗水。 孩子的优秀,离不开父母在背后默默的付出。 那些别人家的孩子,他们的父母做对了的第一件事就是“陪伴”。 去年,重庆理科高考状元谢欣颖,拿到了726分的优秀成绩,而能取得这样的佳绩,与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很大关系。 班主任曾坦言:“她的学习习惯特别好,让我都感觉很佩服。” 而这份习惯,源自父母平时的培养。 谢欣颖的父亲曾说过:“学习上主要靠孩子自觉,他们只是小时候就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”。 比如为了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,从谢欣颖一岁多开始,父母就开始订很多幼儿画报、绘本:
坚持亲子阅读一段时间以后,女儿爱上了阅读。平时除了学习之外,阅读成为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。 无独有偶,另一位高考状元杨晨煜的妈妈也提到: 孩子每个习惯的养成,都离不开父母用心的陪伴,学习上的习惯,要耐心地辅导,孩子想放弃的时候,给他加油打气;生活上的习惯,更是要以身作则。 我经常听到父母抱怨:“孩子的好习惯好难培养啊!坏习惯倒是一学一个准!” 孩子的好习惯养成关键期,往往是在10岁之前,这个时期,光靠催促、监督是没用的,最好是父母陪着孩子一起坚持。 不然,大人的懒散会直接影响孩子,比如想让孩子远离电子产品,自己却放不下手机; 想让孩子多看看书,自己一年不翻一回书;想让孩子多运动,自己平时就爱宅在家里...... 孩子的优秀,他自己的努力固然重要,但是父母需要付出的努力也不比孩子少,尤其是孩子生命的前10年。 有智慧的父母,不会用自己的权威,耳提面命地逼着孩子努力,而是陪着孩子一起进步。 童年把孩子的习惯打好基础,未来才会真正的省心。 河南郑州一位爸爸,为5岁女儿手工做玩具的视频在网上走红。 从女儿两岁多的时候,他就开始为她手工制作各种各样的玩具,如今已经坚持了三年。 用的材料很简单,就是家中的塑料瓶、废纸箱。他已经做了120多件小玩具,家里被朋友称为“玩具王国”。 这位爸爸坦言道:“(坚持做这件事)最大的意义就是对孩子的意义,可以陪伴孩子的童年,就是最大的意义。” 因为父母的陪伴,女儿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。 对她来说,最珍贵的不是玩具,而是爸爸真诚地陪伴,每一件玩具,都成为父女俩最幸福的回忆。 高质量的陪伴,往往让孩子更幸福。 相反,长时间缺乏父母陪伴,孩子内心是极度缺乏安全感和幸福感的。 留守儿童就是最好的例子,身边许多一线教师在多年的执教中发现,留守儿童与其他孩子相比或多或少表现得更加敏感、胆小、自卑。 孩子成长过程很重要的一件事是在受挫时,有爸爸或妈妈及时且积极的关注,这让他感受到安全,他才会无忧无虑地成长,父母不用心陪伴孩子,他是感受不到安全感的。 每一个幸福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愿意花时间陪伴孩子的父母。 我曾经听过一位妈妈的抱怨说自己3岁的儿子跟奶奶亲,不跟她亲。 一问之下才知道,她因为忙于工作,孩子从小就是跟着奶奶生活,自己几乎没有怎么照顾过孩子。 有次,奶奶有事要回老家几天,这是第一回,由她一个人带孩子。 白天的时候,孩子还开开心心的,到了晚上就开始哭着要奶奶,怎么哄都止不住,直到哭累了才睡去。 奶奶走了几个晚上,孩子就哭了几个晚上。 妈妈也很伤心:“我是他妈妈啊,他为什么就跟我不亲呢?” 我们身边有很多自信的父母,仗着血缘关系,就很笃定地认为孩子跟自己亲密无间,但事实是,不陪孩子,孩子也会变成陌生人的。 世上没有哪一种关系不需要经营和维系就能其乐融融。 那些亲子关系很好的父母,都在与孩子相处中下了苦功夫。 心理学家艾莉森·高普尼克所说的:“你是个什么人,你跟孩子关系怎么样,比你对孩子怎么做要重要得多。” 趁孩子还小的时候,抓住陪伴他们的每一分每一刻,很多小事都能增加和孩子之间的亲密感,比如下班陪孩子玩一个小时、睡前陪孩子读读书、假日带孩子出去旅行...... 你真的没有那么忙。 只要足够真诚,足够用心,孩子就很容易满足,你们的亲子关系绝对不会太差。 亲子关系好了,教育也才能变得更加简单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