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丰子恺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、画家、文学家、美术家与音乐教育家。他的漫画作品直白而深刻地反映了社会与家长在对待儿童、教育儿童方面常见的问题。泰戈尔说他的漫画是“诗与画的具体结合,也是一种创造”。在丰子恺所有那些打动人的画里,我们看到的都是“人”。人道主义不是一个空词,丰子恺保留了一个人最大的本真和本善,保全了人之为人的原初样貌,他的漫画永不过时。
成长也有必经的痛苦,父母陪伴孩子经历这些痛苦,才是真的爱他(她)。

暴饮暴食,残害健康。骨肉之爱,人皆有之。然则溺爱不是爱,而是虐。
总以为孩子能跟上父母的步伐,对孩子的成长规律和需求一无所知,却盲目的以自己的方式指导孩子的言行。
无形的手按住头,心里不爽也得受。孩子的天性被打压,兴趣被磨灭。
母亲盼着孩子迅速成长,想一口吹成大人样,忘记了孩子是需要含辛茹苦养!
老师的授课如同录好唱片,上课播放,只要不坏,用到永远。这样的老师不像讲课,反倒像背课,全然不管下面坐着的学生在不在听。

学校就像杂耍,校长打鼓,老师呼吁响应,只知道忽悠宣传,让学生掏钱才是最终目的。
一块模子量大小,把孩子往里面硬塞,哪管孩子哇哇哭。规定条条框框,硬要孩子去严丝合缝地达到标准,这是忽略孩子的个体差异性。
教育最被人诟病的一点是模式化、脸谱化,独具个性的孩子送到学校,一般无二的成人生产出来,教育变成了加工,学校就是加工厂。
丰子恺先生的画作让我们看到了教育问题的方方面面,他不只是理论派,也是实践家。他的家庭教育非常成功,据他的子孙们追忆,他在家庭中的教育实践核心是让孩子们保持天性与童真,发觉和保持各自的天性与兴趣爱好。他教育孩子们要惜寸阴,特地写下:“盛年不重来,一日难再晨,及时当勉励,岁月不待人”。